QQ截图20190520095712.jpg从今年3月开始,一辆自动驾驶清扫车开始在德国威廉港内试运营,后者是德国天然水深最深的港口和德国最大的石油转运港。
这辆重1.2吨、宽1.5米的清扫车是由上海的仙途智能(Autowise.ai)公司研发、并与德国头部环卫公司ALBA集团合作试运营,可以实现自动苏醒、贴边清扫、自动避让和自动泊车归位等功能。
Autowise.ai成立于2017年,目前主要研发自动驾驶清扫车的软硬件解决方案。该公司联合创始人、企业发展副总裁史庭佳此前在麦肯锡德国工作,后担任通用汽车的中国战略投资部总监。他告诉36氪,与德国ALBA的此次合作经历了复杂的测试流程。对方会要求车辆在开始测试前通过防撞、紧急制动等安全测试,并设定详细计划表和验收节点,其中的考察指标涵盖了车辆清扫性能、鲁棒性、安全性、易用性、灵活性、效率、能耗和噪音(不超过80分贝)等等,而且数据传输安全和隐私要符合欧盟的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谈及在威廉港运营的难度,史庭佳表示,港口内除了常规道路以外,还有专门堆放集装箱的区域、重卡停车区域等等,而自动驾驶清扫车需要对所有区域进行覆盖式清扫,这就要求车辆能在非结构化的道路行驶。同时,港口路面障碍物多且无规律,集装箱的堆放位置不固定,需要清扫车具有在线探索建图和回退能力。
近日,Autowise.ai获得了上海市自动驾驶推进小组(上海市经信委、交通委、公安局)颁发的上海市首张自动驾驶清扫车测试牌照,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在嘉定区和临港做测试和试运营。去年3月,Autowise.ai组建了自动驾驶清扫车队,车队由上海浦东新区环保市容局、上海城建城市运营、Autowise.ai共同研发试点。
Autowise.ai称,为了拿到这块牌照,他们使用了重量超过5吨、长度接近6米的清扫车,在上海无人驾驶示范区内完成了1230次测试,包括11个大项目、41种场景。这一系列测试一方面是考察车辆是否具有自动驾驶货车在城市复杂环境下的运行功能,包括限速信息识别及响应、车辆碰撞自动紧急制动、前方车辆变更车道检测及响应;另一方面是测试车辆在环卫清扫作业时的表现,包含贴边清扫效率、清扫覆盖面等。
史庭佳提到,他们的清扫车从去年中下旬开始在上海、北京、厦门、杭州、武汉、苏州等一二线城市落地,获得了包括厦门仙岳公园、北京朝阳公园、上海嘉定国际汽车城和上海浦东新区滨江大道等多个收费例行清扫服务订单。
目前,Autowise.ai的商业模式是向客户提供清扫服务,收取服务费,后期可能会提供车辆售卖或系统售卖等方式。
在自动驾驶行业,乘用车和货运车是最受资本追捧的赛道,与之相比,环卫车就显得比较边缘、没有那么“性感”。
谈及为何选择研发清扫车,史庭佳表示,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自动驾驶清扫车可以解决这个行业的“供需矛盾”,因为环保作业环境比较恶劣、作业人员短缺,且老龄化严重,而持续不断的城市化进程又对环卫工作提出越来越多的需求;从经济价值的角度来说,人工清扫会存在员工懈怠、工资上涨等管理难题,但自动驾驶车辆随着技术的成熟,成本必然是逐渐下降的。而且,自动驾驶可以在夜间作业,车辆利用率和清扫效率可达到人工的2-3倍。
同时,史庭佳提到,中国半公开道路的清扫市场大概是2100亿-3000亿左右,而且市场规模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继续增长,因为结构化道路在增多。
目前,Autowise.ai的清扫车有不同重量的多种车型,使用铅酸电池或锂电池,每日最大续航时间为16小时,在半封闭园区的作业车速大概是5-8km/h,在公开道路是10km/h。
低速运行、可夜间行驶,都意味着清扫车的商业化会比乘用车和货运车更快,但清扫车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并不少。
比如,在城市道路保洁中,超过90%的路面垃圾都集中在道路边沿,因此,清扫车要做长距离贴边清扫,适应大曲率、低矮、蜿蜒等不同路沿形态,且保持3-5厘米内的定位精度。为此,Autowise.ai在定位模块方面,融合了车速姿态信息、磁力计和惯导等多种技术;在感知层面,选择了16线激光雷达、可见光相机、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倒车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史庭佳称,这套传感器方案的总成本不超过20万人民币。

虽然Autowise.ai现在不造车、只提供软硬件解决方案,但史庭佳表示,他们也不排除将来和一家整车厂合作生产车辆。

自成立以来,Autowise.ai获得了红点中国的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在2018年11月获得启迪控股、上海城建集团旗下基金的超过一亿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

启迪控股是清华启迪科技园的运营商之一,并控股国内知名的民营环卫公司启迪桑德集团。而上海城建隧道股份负责运营上海90%以上的高速、高架等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这两家股东都会为Autowise.ai提供一些运营场景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