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6种不同能源类型中重卡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继发布《不同能源类型中重卡市场前景分析(上)—油气电》一文之后,商车邦将在本篇对氢、醇、氨三种能源类型产品进行重点分析。

图片 1.png

氢能源产品发展现状及前景

2022年至今,国内氢能源重卡进入快速发展期,近两年累计销量近7000台。从运营情况来看,氢能源重卡月均运营里程已突破5000公里,比2022年初增长1倍有余,产品日趋成熟,基本进入正常的运营状态。分省份来看,河南、河北销量已超千台,上海、山西销量已超500台,另外北京、山东、广东等9个省份销量已超过100台。尽管从车价、加氢价格上看,氢能源重卡仍存在巨大劣势,按照车价150万元,加氢40元/kg来测算,运营5年的氢能源重卡TCO比燃油车高出近200万元,但各地政府依然对推广氢能源重卡不遗余力。

图片 2.png

氢能是优秀的储能介质,可以配合风能、光伏、水电等不稳定绿色能源协同发展,将多余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通过电解水制氢并储存起来,不仅可以用于电网系统调峰,还可大规模消纳风能、太阳能,成为解决弃风、弃光问题的新路径。氢气能量密度高、燃烧热值高、来源广泛、制取途径多样化,无论是直接燃烧还是在燃料电池中转化为电,最终排放的只有水,所以被认为是脱碳时代的“理想燃料”。当前氢能利用仍以炼焦炼钢等工业副产氢为主,行业内称为蓝氢,但利用绿电制取绿氢的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23年我国绿氢项目投资规模超过3000亿元,规模化效应开始显现。2023年国内制氢设备发展迅速,受益于规模化与技术迭代升级,全年降价约25%。另外,价格便宜的电也在产生助力,从测算结果看,0.2元/kWh及以下的电价,有望使绿氢成本具备市场化优势,西部地区便宜的新能源发电电价、东部部分地区给予的优惠电价政策,会抵消当前部分成本劣势,推动绿氢产业向前发展。未来,当新能源发电电价大规模降至0.2元/kWh甚至0.1元/kWh时,绿氢将具备大范围应用条件。

醇、氨能源产品发展现状及前景

虽然氢能源前景广阔,但目前氢气在存储、运输、加注等方面还存在巨大的技术瓶颈,所需设备昂贵,影响了氢能利用的便利性;同时氢气还有易燃易爆的性质,大规模安全用氢仍需较长时间的探索。为了解决氢能利用的问题,甲醇和氨两种能源也走进了行业的视野。由绿氢制绿醇、绿氨,可以更廉价、更便利地利用氢能,这也成为绿氢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图片 3.png

由于“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现状,因此国内多采用煤为原料生产甲醇,目前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技术已经逐步成熟,使用绿氢便可以实现真正减碳,此方式生产出来的甲醇被称为绿色甲醇/液态阳光醇。根据测算,当电价低于0.15元/kWh时,绿色甲醇将初步具备竞争力,此时将与煤价800元/吨时的煤制甲醇生产成本基本持平。

合成氨也是我国重要的化工门类,国内每年合成氨产量近5000万吨,其中主要应用于制作农业生产用的化肥,也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制冷和食品等多个工业领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氨气燃烧后主要排放物是氮气和水,十分符合清洁能源的要求。尽管绿醇、绿氨目前还难以在中重卡行业大范围应用,但在国家规划的绿醇及绿氨产业周边,可以获得廉价的醇、氨能源,支撑甲醇动力、氨动力重卡在局部市场获得经济性优势。

数据显示,甲醇燃料重卡在2023年销量近2000台,其中山西占超过一半的销量,新疆、甘肃销量均超过300台。目前,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是甲醇重卡的主要推动者和销量贡献者。氨动力重卡目前暂未投放市场,但解放、东风等厂家在氨动力发动机方面已有对应的技术储备。

总结及展望

环保低碳是中重卡行业的发展方向,当前中重卡以不足一成的保有量贡献了近五成的燃油消耗量,是交通运输领域环保、低碳升级的重中之重,国家和地方层面会持续加码调控,引导产业新能源升级。

经济性是驱动产业发展的最核心因素,随着产业规模扩大和技术进步,绿色能源成本将会持续降低,而且最终将低于传统油气能源成本。随着绿电建设成本下降、储能大规模发展,未来绿电成本有望长期维持在0.2元/kWh以内,甚至对绿电消纳产业给予0.1元/kWh的低价支持。

另外,随着双碳政策逐步推进,碳税落地也将抬高现有能源使用成本,进一步提升新型能源的价格竞争力。现阶段看,国内碳价约50-100元/吨,而欧盟地区碳价则高达50-100欧元/吨,预计未来国内碳价还会持续上涨。当新能源产业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时,政策的杠杆还会继续加码。(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