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发端于1930年的中国重汽,历经跌宕起伏,已经走过了92个春秋。2022年8月30日,中国重汽迎来重组改革4周年,从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一潭死水,到如今有激情、有梦想,充满鲜活生命力,董事长谭旭光用了4年时间,再次重塑了中国重汽的生命基因。

这4年是破釜沉舟的4年,这4年更是见证奇迹的4年。4年后的今天,中国重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更加昂扬、自信的姿态向着百年重汽的下一站征程大踏步前进,中国重汽已经具备进击世界顶级商用车集团的底气与力量!

image.png

刮骨疗伤,重塑重汽生命基因

2018年9月1日,经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任命谭旭光同志为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开启了山东重工对中国重汽的战略重组,开创了中国国企改革“先整合后重组”的先河。

谭旭光素来以敢想敢干、雷厉风行著称。正式入主中国重汽之后,谭旭光随即开展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针对集团内部。首先从人员入手,导入“三能”机制,实施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体制机制,精简机构、优化职能、全员公开竞聘、改善薪酬体系、建设高效透明的集团化总部;再从业务入手,心无旁骛攻主业,剥离房地产、医院等副业,非主业参股企业一个不留;所有费用实行归口管理,坚决斩断利益链,实行公开透明招标,进行集中采购,为集团降本增效。这一系列以壮士断腕气魄开展的全面深化改革,重塑了中国重汽的生命基因,为中国重汽实现向高效市场化经营的重大跨越夯实内部基础。

此外,4年间,谭旭光紧抓中国重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从2019年开始,“质量提升年”、“服务质量曝光台”、“质量百日竞赛”、定期召开质量大会等围绕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主题活动和机制不断完善,中国重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拾级而上、屡创新高。除了产品和服务质量,谭旭光入主中国重汽以来,便着力于对集团的管理、运营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全面推进基础资源集中管控和组件平台统一建设,用智造赋能集团发展动力。

image.png

厉兵秣马,强科研、重营销、拓市场

谭旭光的“大胆”不仅体现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上,他还敢于在研发上“烧钱”。从2018年到2021年,中国重汽的研发投入从13亿元上升到37亿元,增幅185%;研发人员从1102人增加到3561人,增幅223%。

得益于正向研发体系和良好的研发生态,中国重汽在产品、技术创新上始终走在行业前沿。2020年9月16日,中国重汽向全球推出高端民族自主品牌——“黄河”重卡。国内第一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黄河”牌雪蜡车,无人驾驶电动集卡、氢燃料电池重卡在港口等多场景批量应用,全球首台日检1.2万管的移动核酸检测车,中国重汽全系列整车搭载潍柴动力T系列大马力高端产品的陆续发布……中国重汽正在凭借强大的科技创新与研发能力实现向世界一流水平的迈进。

科研创新为营销助力,最终是为用户服务。从2019年以来中国重汽集团高管就带领科研人员、营销服务人员扎根市场一线,只为准确掌握市场、渠道、用户的真实需求。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开始中国重汽持续释放潜力、销量屡创新高。以汕德卡为例,2020年11月汕德卡月销量达到1万辆;2021年3月月销量达到1.6万辆;2020年至2021年汕德卡销量连续两年突破7万辆,成为国内高端重卡领军品牌。虽遭遇行业下行压力,但2022年上半年,中国重汽集团重卡销量仍达8.87万辆,市占率23.3%,跃升国内重卡销量与市占率双第一。

2019年以来,中国重汽的亲人服务便深入终端用户内心。通过服务技能大比拼、培训服务网络标准化运营,中国重汽全面赋能渠道,聚焦客户满意度。

要想成为世界顶级商用车集团,除了深耕本土市场外,海外市场的拓展至关重要。从2019年以来,中国重汽产品海外出口屡创新高:2020年重卡出口3万辆,2021年重卡出口5万辆,2022年重卡出口预计突破9万辆,占据中国重卡出口半壁江山,服务于海外市场的矿区、港口领域及公路、铁路、水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在海外市场布局上,中国重汽在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6个境外KD生产工厂,并着重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市场,海外经销商达300余家,服务及配件网点达500余个,产品远销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利润总额大增110%,智能网联重卡瞄准未来

如果没有这4年重组改革,中国重汽很可能深陷这次行业下行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但是4年的创新发展,崭新的中国重汽向行业交出了沉甸甸的、亮眼的成绩单。从2019年到2021年,中国重汽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562亿元,较之前的三年同比增长5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19亿元,较之前的三年同比增长110%;累计销售整车116万辆,较之前的三年同比增长59%。其中,重卡市场占有率从重组前的16.5%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23.3%,从国内行业排名第三位跃居到第一位;柴油轻卡市场占有率从重组前的12.5%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15%,从国内行业排名第四位跃居到第二位。重卡出口占我国行业出口总量的50%,今年1-7月份达到了创历史新高的4.83万辆,同比增长46%。

在这4年的改革中,“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正是中国重汽重组改革的典型代表。生产线全自动化生产,更有诸多首创技术,车架全自动纵梁加工生产线和焊装生产线全自动化率达到100%;冲压生产线在国内商用车首次采用伺服压机+数控液压垫;总装生产线采用行业首创的无线非接触式供电技术。在这条生产线上,代表行业更高水平的黄河X7系列、豪沃TH7系列、豪沃TX系列等重卡产品不断下线。利用新能源、智能驾驶、人工智能等技术,中国重汽已经全面布局纯电动、插电混动、和氢燃料电池三大技术路线,覆盖牵引车、自卸车、载货车、搅拌车、专用车、特种车、轻卡等全系车型,实现传统整车产品向新能源、智能网联绿色产品的转型升级。

image.png

向百年重汽迈进,向世界顶级目标进发

到2030年中国重汽将迎来自己的百年华诞,而接下来的征程,也将是中国重汽向世界顶级商用车集团快步迈进的新征程。

在中国重汽重组改革创新发展四周年纪念大会上,谭旭光表示:“我们用4年的时间实现了中国产品领先,要再用3-5年的时间,全面迈向世界一流梯队,成为世界顶级商用车品牌之一。”

对此,谭旭光认为,中国重汽必须保障全系列商用车产品在细分市场的领先优势,在电池领域走在行业最前;必须构建坚不可摧、不可替代的核心技术竞争力,从集成应用研发向前沿基础研究转型,掌握一批自主可控的关键核心技术;从产品到营销到服务,必须全面保障中国重汽重卡出口第一的地位;必须在持续改革中爆发奔腾不息的澎湃动力,精准理解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模式、新路径;让中国重汽精神、文化成为重汽发展能力的倍增器,为百年重汽烙下生生不息的鲜明文化基因。

综上,商车邦认为,经过系列并购重组、创新发展,在谭旭光的带领下,中国重汽已经和山东重工旗下的众多品牌形成充分的竞合关系,一个庞大的、富有生机的工业集团已经形成。中国重汽在实现国内领先后,已经具备与国际接轨的全系列商用车综合研发能力,形成了行业领先的整车集成、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车身与造型、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等核心优势。依托这些实力与底气,中国重汽正在向世界顶级商用车集团的目标全力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