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不断获得资本的青睐,至少说明了两点:第一,在新能源商用车赛道持续领跑的远程被资本长期看好;第二,通过融资来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远程能给资本带来丰厚回报。

43.png

2023年7月20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旗下品牌远程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6亿美元。本轮融资由博裕投资和越秀产业基金联合领投,跟投方包括United Clean Energy(Singapore)、四川临江产业集团等多家战略投资人和知名投资机构,老股东普洛斯旗下隐山资本、湖南湘潭产业基金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等继续加注投入。这是继2022年10月26日,远程完成超3亿美元Pre-A轮融资后,再次获得资本青睐。对此,远程方面表示,将会把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持续研发投入和市场生态建设,以进一步巩固其核心竞争力。

与新势力众多的乘用车行业不同,在相对传统的商用车行业中,像远程一样成为资本追逐对象的实为凤毛麟角。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一些疑问:远程为何要进行融资,其融资的目的是什么?资本能给远程带来什么,远程会为资本提供哪些回报?

远程为什么要通过融资模式来发展

首先,作为国内首个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商用车品牌,远程所构建的业务框架和采用的战略打法,在国内商用车行业中前所未有,在没有现成样本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只能靠自身不断的摸索和实践,而其所制定的远景战略目标和战略路径,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才能实现落地。换句话说,不论是开展新技术研发还是商业模式搭建,远程都比传统商用车企更需要钱。在发展初期,远程在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的赋能下,快速完成相应的战略布局,从而占据最有利的身位。从目前的产品技术储备、生态模式布局、市场销量表现等情况来看,更多资本的投入无疑将进一步扩大远程品牌优势。

因为在一些乘用车新势力中,曾出现了疯狂融资却一地鸡毛的乱象。大家关注的另一个话题可能就是,远程把融来的钱都用到了哪里?我们先来看一下远程在两次融资完成之后对于资金使用的说明:“将主要用于研发投入和市场生态建设(商业模式拓展)。”因为这两个方面是远程所有战略的根基,也是最需要投入资金的地方,远程将融来的资金重点投入到这里,相当于把钱花到了刀刃上。

44.png

对于这一点,商车邦从媒体第三方的角度有一个感受,远程和一些喜欢玩概念的造车新势力相比,其在品牌及市场营销活动上的投入非常谨慎,除非是重大产品和技术发布的规格会比较高,其他一些在外界看来比较重要的签约活动,通常只是安排在一间普通的会议室举行。而在研发投入和生态布局方面,远程的投入则是毫无保留,而这些当下还隐藏在水面之下的硬实力,将成为远程很难被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未来持续领航的最大资本。

借助资本远程形成了哪些核心竞争力

随着渗透率的大幅提升,以及传统商用车企的重心转移,当下的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已进入到新的竞争阶段。从市场应用层面,初期相对粗糙的产品已经很难被用户所接受,单一的技术路线无法满足更多的应用场景,后补贴时代,全生命使用周期成本将成为用户购车的重要考量。作为中国首个完成多能源布局、全系产品新能源化的商用车品牌,远程坚持以研发为先导,以创新商业模式为基础,通过持续的高投入,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已经位于行业头部地位。

45.png

首先在研发方面,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并结合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目前远程已经形成了“绿色醇氢”+“绿色纯电”的并行技术路线,开发了包含纯电、甲醇等多种动力在内的新能源商用车产品。通过多元化产品矩阵,并阶梯式布局现有成熟与潜在发展的多种技术路线,可以向用户提供多种绿色能源车型,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和不同工况的用车需求。

纯电作为市场较为成熟的技术路线,是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业务规模发展的重要支柱。远程在2016年发布了首款纯电轻卡,并在纯电技术方向进行长期深耕,目前已发布涵盖末端配送物流车、VAN系列、小微卡、轻卡、中卡和重卡等商用车全系产品。在城市商用车领域远程以纯电驱动和增程式电驱动动力系统为核心,在公路商用车领域,远程以采用换电技术的纯电驱动为核心。其中,远程依托吉利资源优势,对e-GAPF增程式技术研发长达9年,是国内首家将增程式技术应用于商用车的企业;在换电技术领域,远程实现了重卡充换电站完全自主研发。

未来商用车行业的竞争,将从有形的实物产品逐步转向无形的软实力竞争。其中,交互体验、信息融合、能源配套、运力生态等将成为衡量车企实力的标准。为此,远程成立了聚焦新能源商用车动力总成、域控和车联网技术研发及生产制造的智芯科技。目前,智芯科技已掌握“2”项核心技术,并打造了“3”大平台产品。在关键的三电核心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并将加快推进新能源商用车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46.png

在甲醇技术与产品方面,远程在创立之初即对甲醇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布局,自2019年首款量产甲醇重卡发布以来,目前已发布超过17款产品,初步布局完成满足多场景应用的产品矩阵,形成独具特色的甲醇技术沉淀与生态体系,并将在绿色甲醇生态产业链方面全面发力。

与传统商用车企相比,除了对新能源技术路线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并取得技术突破之外,在生态模式布局方面,远程也已布下了先手棋。基于绿色智能的新一代商用车,远程先后打造了绿色慧联、万物友好、阳光铭岛三大平台,通过涵盖租售模式,以及车辆运营、数智管理、车后一站式服务、充换电设施建设等解决方案的绿色商用车平台,共同完善智慧绿色能源运力服务网。

从终端市场来看,目前影响用户大范围应用新能源商用车的主要难题还是成本。以ToU品牌理念为引领,2023年远程推出超级伙伴计划,通过营销模式创新,打造了“远程无忧计划”,精准解决“首付高、月供高、残值忧虑”等实际痛点,大幅降低用户车辆的TCO,最终打破商用车能源切换的最后壁垒,实现商用车领域“油电同价”。 

47.png

在研发、生态、营销三驾马车的拉动下,远程的市场业绩一路飘红。5月10日,随着一辆远程星瀚G新能源重卡下线,远程成为全球首个达成15万台新能源商用车销量的品牌;今年1-6月,远程继续领跑市场,累计销量远超行业第二、三名之和,进一步夯实了其头部地位。根据计划,远程将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成为首个新能源商用车销量超百万的品牌。

48.png

由此可见,远程在产品与资本市场已经实现了双轮驱动的良性发展态势。有了资本市场的持续助力,远程将在核心技术研发、生态模式布局方面构筑起更加强大的“护城河”;而凭借在终端市场的强势抢眼表现,未来的远程也将会为资本带来丰厚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