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商车邦在走访济南市场时,来到位于济南市二环北路的物流园聚集地,在这里,直观真切地反映出当下物流市场的整体现状。

11.png

酷暑难掩市场颓势    

今年的6月比往年更热一些,商车邦于当天下午4点左右进入当地最大的物流园区。从侧面的人行道进入、畅通无阻,放眼望去,多数货站门前都停放着货运车辆,其中有一半左右正在装货作业;还有一些虽有车辆停靠,但却并未看到装卸工操作;也有一些货站门前没有货运车辆停靠。

据该物流园区某货站负责人反馈:按照以往,这个园区一天中会有两个发货高峰时段:中午大概持续两个小时左右;下午4点到7点又是一个高峰,那些发货的、送货的、收货的会把物流园堵得水泄不通。按理说现在这个时间点儿园区应该已经堵车,“畅通无阻”的路况表明还是发货量太少了。并且这个物流园自从去年拆迁后就已经开始变得萧条。

其他几个货站负责人的反馈也基本如此,这个昔日济南最大的物流园区正在经历着痛苦蜕变:一是货运行情下行带来的货量减少的困扰,另一个就是当地城市管理规划拆迁这座物流园的实质打击。两者叠加,这个昔日最大的物流园已然辉煌不在。

12.png

出货量、运价一路走低

商车邦陆续走访了园区内多家货站,他们中不乏物流连锁的直营分部、中等规模的物流公司、以及体量稍小的个体物流公司。按照货物重量及目的地不同,他们有发专线的、零担的、快递的,省内物流也被划为一大类;承运的货物纷繁复杂,百货为主。车型从4.2米、6.8米到17.5米大板均有。

一位6.8米往德州方向拉糖浆、食品类的司机表示:今年的货运量和每年差不多、没啥区别。但是运价的确越来越低;并排货站的另一位6.8米司机表示:他们拉普货从济南去往青州、寿光,2台车一天各一趟,运量和运价的确都有点差强人意。

园区内,一家由济南到武汉的小型专线物流公司负责人表示:现在货运量感觉还可以,17.5米半挂每天能发一到两车。但肯定是越来越不好干。

期间,商车邦采访到一位即将从济南出发到义乌的半挂车司机,虽然驾驶室内犹如“桑拿房”,但他依然谦逊有礼,微笑直言:运价太低了。原来,他是从济南到义乌拉零担,往返2000多公里,每月要跑1.3万-1.4万公里,“即便是加6块零几分的小油,但每个月1万多的车贷、再除掉自己工资,一个月也不落啥钱”,该司机还表示:这个货站有六七台车跑义乌,货运量与每年相比虽然受点影响,但也还可以。只是回货不行。

13.png

如果说个体物流公司对货运市场的感受如上,那物流连锁公司又有着怎样的感受?

园区内,某物流连锁直营分部负责人给商车邦举了几组数据:发省内的货,运费基本上百公里以内80元左右,百公里以外100-120元左右,两百公里或超出两百公里大约在140-150元。根据货物属性按方、吨、件走货。如果是百公里以内按件走零担一箱货是5块钱一件,上吨位是80块钱一吨,大约30块钱一方。以目前的发货运价,这个站点每天大约能收2000元左右的运费(发省内的)。发货量的确在变少,运价也普遍低了一点,感觉一年不如一年,物流园现在都不怎么忙了。这位负责人还补充道:本身市场就在下滑,今年总部又在省内新开了两个网点,这个网点的发货量又淡了些。

以上大概是济南物流园的出货量和运价情况。在调研中,商车邦还听闻到一些货站负责人的反馈:临沂物流园的运价更低,发潍坊、徐州,日化一元钱一件、热水器5元钱一件,价格战打得响亮。

14.png

市场还会迎来反弹吗?

通过以上与各货站负责人的交流,可以说绝大多数货站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但这些负责人有一个共同认知:市场仍然处在不断下探的过程中。这个下探还会继续多久?市场还能否反弹?他们表示,看不清。

正如一位货站负责人所言:去年疫情放开,2月份所有行业都展现出蓬勃势头,有些货站负责人扩租档口、加车、加人,准备大干一场,结果一季度后形势急转直下。直到现在还是在拼价格,谁价格低、谁的货量才会大些。

从2006年只有一排房子的小物流市场,到鼎盛时期,开通济南至全国1000多条货运专线的国内著名物流园,也就20年时间,昔日繁忙的物流园,仿佛已经成为历史,与它一起没落的还有园内各种物流公司、货站。

其中原因,除了高企的成本费用、仍在下探的运费,各种网络配货平台的挤压,以及线路增多背后的恶性竞争,拆迁等不可控因素。其实还有一点更值得深思:时代红利的消失、供需失衡的加剧,这些货站和物流公司还能坚持多久,才能成为这场市场淘汰赛中的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