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郑州电动重卡销量近2500辆,同比增速高达128%,渗透率超过20%。从新密开始,巩义、登封、禹州、许昌、焦作一路渗透开来,电动重卡已经在郑州市场展开破竹之势,尤其是新密占到郑州电动重卡市场近60%的市场份额。了解新密电动重卡市场发展现状,也有助于对郑州整体市场有一个全面了解。
资源禀赋成就当地电动重卡市场
新密属于重工业城市,南、北、西三面环山,中部丘谷交错。煤炭、耐火材料、纸业是当地三大支柱产业,尤其是煤炭产业,当地已有百十年的发展历史,大小煤窑一两千家遍布新密全市。
基于当地的地理环境、政策要求和资源禀赋,新密成为郑州最早引入电动重卡的城市。2022年宇通、三一等电卡品牌率先深入新密市场,占据了先机红利;2023年8-9月份,当地有车队开始尝试使用电动重卡运营,但由于较高的购置成本,让更多车队“望而却步”;随着电厂等对进厂车辆新能源化的明确要求,2024年上半年开始,当地车队用户逐步接受使用电动重卡;新密电卡市场大批上量是在2024年下半年,在经过一轮电卡“降价潮”后,车队用户购买积极性明显提高。至此,传统重卡五大品牌也已经完成在新密的新能源重卡市场布局。
截至目前,新密、巩义、登封等郑州西郊地区已经有6000台左右重卡保有量,其中电动重卡占比近20%,而新密的电动重卡又占到了郑州整体电动重卡的50%-60%份额。
能进场、能赚钱,当地用户对电卡接受度走高
聚焦到新密市场,新密当地从事长途运输的用户并不多,在当地短途资源运输场景下,电动重卡对整体重卡市场替代已经占到70%-80%,剩余15%为燃气车,另15%为油车,但油车正在快速退出市场。
新密当地包括巩义、新郑等地电厂、矿场较多,电动重卡以承运煤炭、砂石料为主,由于电厂、矿场有严格进场要求,“能进场、能赚钱”成为当地用户用车的基本要求。
据商车邦调研当地电卡车队用户显示,以拉煤炭为例,按运距不同,20-30公里运费在每吨11-12元;50公里运费在每吨21元左右;100公里在每吨40元左右;目前运距最远的是从新密到开封单边120-130公里,运费在每吨40-50元。在刨除每月车贷1.4万,1万元左右的驾驶员工资,1万元+的电费,再平摊3.5万元的保险费、少量路桥费(河南对电动货车路桥费7折优惠)、每月2000元的维保费、主挂车每年平均的轮胎费等,电动重卡成本节降效益仍然明显,而省出来的就是车队的纯利润。
随着电动重卡成本节降效果明显,当地用户对电动重卡的接受程度也更高。目前新密当地短途资源运输场景的新能源替换进程快速推进,以400度和423度电量为主销车型。
相较于补能,服务能力更值得关注
由于当地运距基本多在百十公里,车辆基本是满电出发后,到目的地不补能,返回出发地后才进行补能。也因此,新密当地的充电桩布局稍显集中。
公共充电站主要布局在郑登快速路(新密附近有一二十家,其中十几个桩以上的有五六家,其余10个桩以下;从登封到郑州有三四十家(调研当地用户提供数据)、343国道附近几条路两侧,充电站比加油站多。由于有0.3元的服务费,车队盈利的重要实现途径是利用好谷电,因此车队自建充电桩需求明显。
新密当地也有2-3家换电站,主要是服务当地电厂车队。
相较于补能需求,商车邦认为新密当地用户更迫切需要电动重卡服务能力。我们了解到新密当地电卡的服务属于刚起步阶段,虽然各大电卡品牌在新密已经完成布局,但服务站和服务能力并没有跟上来,需要依靠外调服务解决。目前新密还没有专门服务电动重卡的服务商,但在登封、巩义、新郑、郑州已经具备。
除了服务能力,当地车队用户对车重、续航、充电时间、质保期,以及保险方面,希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和解决方案。为了减少成本支出,用户还希望可以尝试车电分离甚至以租代购等多种“购买”方式,原则就是利益最大化。
我们认为,新密的电动重卡市场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一方面是河南“十四五”规划明确扩大新能源商用车比例,新密可能进一步出台地方性激励措施;另一方面,除了电厂、矿区外,周口港码头、冷链、渣土等运营场景也具备电动化替代潜力。
我要评论
登录 后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