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商用车向电动化方向转型,由电池、电机、电控组成的三电系统对于整车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初期依赖三电系统厂商供货,到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商用车企业开始重视三电系统全自研,这一趋势变化的背后带来哪些新的启示。
降低供应链风险
在全球化竞争以及供应链不稳定的当下,核心技术自研已经成为企业保证产品生产稳定及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对于商用车企业而言,三电系统全自研是车辆技术研发的核心,若过度依赖外部零部件供应商,一旦遇到供应链中断或技术封锁等问题,将严重影响商用车企业的生产销售、售后维保等相关运营活动。
以多家跨国商用车企业为例,在国际形势动荡所导致的零部件供应紧张时期,部分车企出现了零部件缺乏的情况,进而影响产品交付。但若实现三电系统全自研,即可摆脱对于外部零部件供应厂商的限制,保障了在供应链动荡阶段企业的稳定运营。
有效控制成本并提升售后保障能力
三电系统在商用车制造成本中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通常可以占到整车成本的50%以上,这也就意味着若车辆制造企业实现三电系统全自研,则可以有效降低采购环节的中间成本,进而控制车辆制造成本。
同时,车企自研的三电系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车辆的售后保障服务能力。车企可直接对自主研发的三电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快速匹配新配件,提高维修速度。无需依赖零部件厂商的技术支持,降低维修周期和成本,保障车辆运营效率。
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力
随着电动商用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差异化配置是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三电系统作为电动重卡的核心部件,若企业能够基于此针对不同运营场景以及客户需求,开发出具有差异化技术的产品,其市场竞争力定会得到提高。
同时,三电系统的全部自研还可以实现车辆软硬件的高度适配,进而优化整车性能。以福田汽车的“爱易科”电控系统为例,其从商用车使用场景出发,通过集成域控制+区域控制架构,实现了对不同载荷、不同路况、不同车辆状态下的能耗优化,综合节能2.1%,能量回收率提升4.3%,帮助用户用车降低运营成本,进而提高运营收益。
助力车辆智能化发展
随着智能技术的迭代升级,智能化已经成为商用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三电系统全自研也为商用车智能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首先,自研的电控系统可以更好地与智能驾驶等系统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更好的车辆智能化控制。其次,三电系统全自研使车企可以根据智能化发展需求,灵活对软硬件进行升级与优化,为车辆的智能化配置发展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三电系统全自研对于商用车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其将关乎企业的技术自主、成本控制、产品竞争力及智能化发展水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那些坚持三电系统全自研的商用车企业,必然将率先占据行业发展的制高点。
我要评论
登录 后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