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上,作为东道主企业,东风商用车展出多款智能与新能源车型。其中,东风天龙KL兆瓦超充车型,是本届车展上补能速度最快的一款电动重卡。其搭载电量为352kWh的欣旺达电池,充电倍率3.5C,匹配了华为兆瓦超充技术,最大充电功率为1440kW。根据现场资料介绍:双枪充电最大电流2400A,SOC10%—80%充电时间“15分钟级”。
那么,东风天龙KL超充重卡的主要应用场景是什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动重卡市场中具备哪些核心优势?商车邦将从应用场景适配性角度进行详细解析。
与常规充电车型对比
在资源类运输场景当中,以电量为400kWh的电动重卡从事高频倒短运输为例:从某磷矿到船运码头单趟100公里,往返200公里,国道行驶平均速度60km/h,一个往返需要4个小时,通常每天只能跑两个往返。按照满载1.6kWh/km、空载1 kWh/km电耗计算,一个往返需要消耗260kWh电量,电池SOC从90%降低到25%。一次往返之后,用240kW充电桩进行充电,SOC25%—90%需要1小时20分钟。如果使用东风天龙KL兆瓦超充重卡搭配华为兆瓦超充充电桩,单次充电只需要约15分钟,比前者节约了1个小时,充电效率提升5倍。
兆瓦超充电池的2个充电插口+1个冷却液插口
在动力性能方面,东风天龙KL兆瓦超充重卡电机的额定功率为315kW(428马力)、峰值功率510kW(694马力),已经超过目前主流410kW电机功率24%,车辆平均行驶速度可达到60km/h。另外司机在满载时可以跑30公里的高速公路,以避免国道最拥堵的路段,单趟可以节约20分钟。加上每次充电时间节约的1个小时,则一天可以跑三个往返,运输效率提升50%。
采用中央驱动电机,带有E/P模式
另外,从车辆采购成本角度分析,由于东风天龙KL兆瓦超充重卡运输效率提升50%,相当于2车顶3车,可以为车队节约采购成本30%左右。以40辆电动重卡的车队为例,大约可节约540万元左右,将大幅缩短整个车队的回本周期。
与换电模式对比
商车邦认为,与目前资源型市场常见的电动重卡车型有所不同,东风天龙KL兆瓦超充重卡更适合从事高频倒短运输,一天要跑6个往返以上,更加追求运输的高效率,每天行驶里程超过600公里以上,更能凸显兆瓦超充车型的真正价值。而在这个场景中,目前是以补能高效著称的换电重卡为主。

搭载欣旺达352kWh电池,采用后背布置
那么,东风天龙KL兆瓦超充和换电重卡相比具备哪些优势?以某品牌350kWh换电重卡作为对标,东风天龙KL兆瓦超充重卡从SOC10%—80%,充电时间只需约15分钟,而一次换电的整体时间大约在8分钟左右,两者的补能时间基本相当,对于司机的日常工作节奏以及运营效率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拓展方面,双方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对于车队以及补能方而言,换电模式是典型的资产交换,短期内只能是一对一服务,其内循环模式导致收入单一,而且一旦货源不稳定,就会带来运营风险。相比之下,兆瓦超充站在满足自身需求下,还可以对外服务以增加收入。如果在运输线路沿途有多座兆瓦超充站,车队可以通过中途补能来满足长距离运输需求,从而拓展了车辆未来的使用空间。
兆瓦超充重卡的电量选择
目前市场上有其他品牌推出的兆瓦超充重卡电量为528kWh,而东风天龙KL为352kWh,两者相差了176 kWh。那么,兆瓦超充重卡的电量该如何选择?
首先,电动重卡并不是电量越大越好,要根据实际使用场景来选择电池电量,否则车辆采购成本会大幅增加,延长回本周期。如果用于倒短场景,单次往返行驶时间越长,兆瓦超充补能节约的时间占比就越少,对运输效率提升的比例也会降低。
例如,用528kWh兆瓦超充车型跑上述200公里倒短场景,单趟往返需要消耗260kWh电量,528kWh车型跑一趟电量多余,跑两趟电量不足。为此,商车邦建议,针对单程100公里以内的高频倒短运输,每天跑三趟及以上的往返运输,建议采用东风天龙KL“兆瓦超充352kWh电量+中途多次充电”的方式,在每次往返运输任务结束后,车辆进行快速补能,从而将兆瓦超充的补能效率优势最大化,每天节约出来的时间用于更多运输任务,也有效降低车辆采购总成本。
根据以上分析,在单程100公里以内的高频倒短运输场景当中,东风天龙KL兆瓦超充重卡将对换电、普通充电重卡等车型带来降维打击,其以更低的补能建设成本、更灵活的补能方式,实现高频倒短运输效率最大化。

我要评论
登录 后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