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00马力到550马力,再到600马力、660马力……我国车用柴油发动机正在向更大马力高歌猛进。大马力缘何成为新趋势?大马力如何保持低油耗?大马力发动机适合怎样的应用场景?这些问题对于在大马力发动机赛道具备领先优势的潍柴来说,早已站在用户需求角度给出了清晰答案。
近日,潍柴WP14H、15H、15NG系列大马力发动机再度升级,其峰值扭矩大、经济区间宽的特点,无疑为广大卡友提供了更高效的动力选择。
潍柴WP14H系列发动机
高效运输需要大马力发动机
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进入高速发展快车道,高速长途干线运输需求迅猛增长。行业数据显示,近3年以来,物流运输车辆的平均运输车速从67km/h提升到75km/h;高速工况下车速已经达到85甚至90km/h;单趟的平均运距接近1700公里,驾驶时长超过10小时……
在商车邦的调研中,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受市场“内卷”的严重影响,更多卡友奔向了更广的运营区域:从西藏高原到西南山区再到东部平原,一圈下来的运营路况更加复杂,运营时间也更长。
这就意味着发动机需要具备更广的适应性来满足用户需求:更快的车速、更远的运距、以及更长的运行时长。要达到这个目标,发动机就需要向马力更大、舒适性更高、油耗更低的方向发展。
从近几年的市场销售趋势来看,500马力以上的大马力产品上升非常明显,市场占有率从2018年的24%上升至目前的38%,同时,600马力以上的产品也开始入局。
潍柴WP15H系列发动机
排量大不一定代表油耗气耗就高
我们知道衡量一款发动机性能,可以直观地看其最大马力和峰值扭矩。扭矩越大、转速越低,动力更强、油耗也更低。
以本次潍柴升级款的WP15H系列发动机为例,排量15.3L,经济转速覆盖700-1300r/min,最大功率与最大扭矩分别为660Ps和3200N·m;同时,基于全球首款突破51%热效率的商业化柴油机平台基因,WP15H系列发动机的热效率更高,再联合整车、变速箱等多级调校,综合油耗较市场上同级产品低2L/100km。
对此,潍柴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本次推出的WP14H、15H以及15NG系列大马力产品,虽然排量大,但油耗气耗并不高。这主要得益于潍柴从三个方面做了技术突破。首先是发动机整体燃烧效率,通过增压器、燃烧室、流道等多维度的系统匹配,使得整个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第二,开源节流,通过对一些附件比如机油泵、轴瓦、活塞环等低摩擦技术的应用,把整个发动机的摩擦功降到更低;第三,潍柴自主ECU,通过对发动机及整车的电控系统协同控制,可以更大程度保证发动机运行在经济区域,最终带来更低的油耗。
据潍柴官方信息显示,WP14H系列发动机排量13.5L,最大扭矩为2750N·m,B10寿命达180万公里,换油周期长达12万公里,覆盖了560、580、610三个马力段。
WP15H系列发动机通过“DOC+DPF+Hi-SCR”的技术路线达到国六排放标准,B10寿命达到200万公里,换油周期超12万公里,覆盖580、600、660三个马力段。
WP15NG发动机,排量14.6L,额定功率/转速为480-530(Ps)/1700(r/min),最大扭矩/转速为2300-2500(N·m)/950-1350(r/min)。适配于国六排放的长途牵引车。通过精准控制空燃比、提升进气量等,达到整车气耗较市场主流产品低1.1-2.6kg/100km。
潍柴WP15NG系列发动机
如今,大马力和高热效率已成为发动机厂商产品的主要卖点:热效率直接影响燃油经济性、大马力能使运输更高效。商车邦认为潍柴在这两方面具备先天竞争优势:一是,得益于2020年潍柴率先发布全球首款突破50%热效率的商业化车用柴油机,2022年再次将热效率提升到惊人的51.09%,技术储备充足;二是,潍柴能够实现与陕重汽、法士特变速箱、汉德车桥等核心整车及总成产品的数据共享与交互,通过协同开发的优势,可以从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平顺性等多个维度提升发动机性能。
对于潍柴而言,所有技术与产品的升级,始终都是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在升级大马力动力系统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成本控制。据悉,此次升级的潍柴WP14H、15H、15NG系列发动机,无论是在产品性能还是价格价值上都将为用户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我要评论
登录 后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