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2023北京国际道路客货运输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上,全新升级的纯电动微循环公交车比亚迪B7无疑成为了最闪耀的明星。据商车邦了解,比亚迪B7主要面向城市公交高端客运市场,用于满足支线公交、园区公交,以及地铁、城铁和BRT大容量公交线路的接驳需求。
比亚迪B7产品三电系统中升级最大的当属电池,整车采用了比亚迪全新的刀片电池系统。由于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相同电量下电池箱体积进一步缩小,整车空间利用率得到更大提升,电池组在6—7米级小型公交车上可以完全布置到车辆顶部,让出整车后排布置空间,提升内部有效装载量、乘客便捷度和内部通透性。三电系统另一个比较大的提升来自电驱桥,这台车采用了更加方便布置的中央集成式电驱桥系统,使整车传动效率更高,电耗更低,更加有利于公交企业降本增效。另外通过对集成式后驱桥齿轮结构的优化,噪音控制相比于原来更好,提升了车内的静谧性,使整车舒适性更高。
即便采用了更加安全的刀片电池技术,比亚迪B7依然对整车安全防护装置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除同时配置了自动、手动破窗系统以外,乘客区域还配置了烟雾报警装置+多个客舱灭火喷淋系统。除了能对乘客区域进行有效喷淋灭火以外,还可以第一时间对顶部电池舱以及尾部电器舱进行灭火作业,有效提升了极端情况下整车的安全等级。
在整车内部区域方面,由于采用了长轴距+短前后悬的设计,轴距长度5.17米,几乎达到了传统10米级公交车的水平,使得中部乘客区域空间更大,大幅提升了整车可站立区域的面积,最高可以达到5.4平方米。
同时,车身净宽达到了2.31米,整车乘客区域可以进行2+2的座椅布局,最大可以做到20+1的座椅数量,进一步提升了座椅布置的灵活性,满足公交运营企业灵活的布局需求。另外,乘客区域座椅比较高,且采用了高靠背的软性材质等人体工程学设计,在频繁启停的城市工况下乘坐更加舒适和安全。
在驾驶室区域方面,采用了司机和乘客分离的独立区域设置,既可以将乘客对司机的干扰降到最低,又使驾驶区的视野更宽广,减少盲区,提升车辆在城市中穿街走巷时的安全性。
在车内人性化细节设计方面,采用了净宽1.2米的超宽外摆式乘客门,相较于内摆门来说,省去了内部轨道区域,乘客进出效率更高,提升了地铁接驳大客流线路的运行效率。在近车门的刷卡区域特别增加了新的扶手,方便刚上车的乘客能更平稳地站立。并且采用了无外凸螺栓的不锈钢扶手设计和非落地式安装方式,便于公交运营人员进行清理打扫。侧窗下沿的USB插口也采用了可自动闭合的带盖式设计,进一步提升了插口部位的使用耐久性。
正是基于比亚迪对新能源城市客车在三电系统方面不断地用心开发和自主创新,在体验细节方面对整车舒适度及安全性的持续优化和提升,以及对于公交运营企业降本增效需求的深入思考,才造就了这款比亚迪B7在城市客运车型细分市场的全面技术引领。
我要评论
登录 后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