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碳”目标为指引,以生态建设为抓手,远程独辟蹊径打造的醇氢电动生态圈再次迎来重要合作伙伴。2024年11月28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与杭州市能源集团、杭州钱塘新区投资集团签署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将醇氢电动产品引入杭州市场,助力杭州打造“绿色智慧交通”体系,加快新能源商用车产业生态的提质升级和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
据悉,此次合作远程将通过盘活市场存量资源,导入“醇氢+电动”产品技术、车辆定制化生产、交通运输全场景系统解决方案、甲醇能源加注体系规划建设等举措,推动醇氢电动新能源汽车在杭州的环卫、工程渣土车等特定场景建立公共领域的示范应用。远程所构建的区域醇氢运力生态,将助力杭州成为全国碳达峰试点样本城市,通过“杭州模式”,为全国其他城市积极稳妥推进交通运输碳达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远程X7M醇氢电动自卸车在杭州已批量投入使用,运营期间杭州市城投集团委托权威机构对该批车辆的环保性、经济性、动力性、安全性进行充分验证,相比传统柴油和燃气车辆,远程醇氢电动重卡更加环保,达到近零排放,享有绿牌路权,使用成本较传统柴油车降低近一半,车辆综合经济性极具优势和竞争力。
在杭州之前,已经有内蒙古、天津、黑龙江等多个省市陆续开始布局醇氢生态建设。那么,为何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地区选择了远程,选择了醇氢生态?
首先,“双碳”它只是一个目标,具体的实现路径并没有硬性规定,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每个区域、每个城市,都需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条件来做出正确选择。目前,在推进“双碳”战略过程中,很多城市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车辆大批更新带来的巨大资金压力,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不适应带来的后期运营风险。其中,交通运输领域是城市碳排放的主力,大力推动公交、环卫、市政工程车辆新能源化已成为各城市实施“双碳”战略共同的选择。然而,多年的市场实践也表明,在这些细分场景中,单一应用纯电动或氢燃料电池技术都存在局限,配套设施短缺、车辆续航里程不足、寒区环境电池衰减严重、电池维保更换成本、氢气价格过高等种种痛点,让很多城市交通运输领域的“双碳”战略进入了瓶颈期。
如何才能尽快突破这一瓶颈难题?首先这些城市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新能源化不等于电动化,更不等于燃料电池化,多元化的城市交通运输场景,需要多元化的新能源商用车技术路线。
醇氢电动是远程打造的特色战略技术路线,是在电动化基础结构上,给车辆增加一套醇-电转化系统,将绿色甲醇转化为电能,为车辆在线补电,有效解决了纯电动技术路线在续航、补能、极寒环境适应方面的瓶颈。其工作原理类似于氢燃料电池技术,甲醇燃料就是液态的氢,醇-电转化系统相当于氢燃料电池系统。而在整车购置成本和燃料成本方面,醇氢电动相比氢燃料电池技术大幅降低,具备了大范围市场化推广应用的条件。目前已经批量装车的醇氢电动系统,每升甲醇可以发2度电以上,折合电价可以在1元/kWh以内,比燃油车降低成本32%-45%。
除了为交通运输客户提供最适合的醇氢电动整车产品之外,远程以车辆推广为核心,绿醇制备、甲醇加注、醇电汽车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围绕醇氢汽车运营提供“保醇源、保醇质、保醇价”的一站式加注服务,构建区域醇氢运力生态,解决了用户的后顾之忧。据悉,在醇氢能源加注保障服务方面,远程以覆盖全国干线物流运力网络为目标,通过自营、加盟、联合运营等多种灵活组合建站模式,围绕实际场景,实现运营半径300-500公里全覆盖;同时依托中石油、中石化燃油加注服务网络,快速展开甲醇加注站点布局,今年年底计划建设超过400家标准甲醇加注站点,到2028年将超过4000家。
醇氢电动能赢得多个省市的认可,除了凭借自身诸多优势之外,也与宏观政策导向有着密切关系。为了扶持甲醇能源发展,支持甲醇燃料和醇氢汽车推广应用,近年来国家及地方纷纷出台各项政策规划。2024年7月31日,中央发布《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甲醇加注被纳入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标志着甲醇能源发展迈入新阶段;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通知,远程醇氢电动汽车已被纳入新能源目录;8月2日,《交通运输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补贴实施细则》,将甲醇单一燃料动力形式纳入报废补贴范围。
在地方层面,9月5日,呼和浩特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呼和浩特市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方案》,推进甲醇燃料生产、储运、加注配套体系建设和甲醇汽车市场推广工作;10月25日,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印发《阿拉善盟绿色甲醇示范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将阿拉善盟打造成全球领先的绿色甲醇能源制备大基地,同时推进甲醇汽车在全盟的推广应用;11月,上饶市、吕梁市陆续发布“关于推进全市甲醇加注站建设”文件。截至目前,国家部委及各省份已出台近40个支持醇氢汽车推广应用的政策文件。
商车邦认为,随着各项利好政策的落地,醇氢电动作为我国商用车绿色转型的最佳路径,将会成为更多城市实现“双碳”目标的新选择。
我要评论
登录 后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