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一家重卡车队而言,准确的定位和选择适用车辆是确保其运营效率、成本控制及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尤其在车队的电动化转型过程中,及时并正确的策略调整更加关乎车队的长期稳定发展。
唐山汉沽管理区超磊货物运输有限公司的成长历程可以说是大部分中小车队转型发展的缩影。目前超磊车队已经正式开启电动化转型,在转型历程中超磊车队都积累了哪些宝贵的理念与经验?
准确定位,保证车队经营的战略性正确
作为超磊车队的负责人,崔满超早在2020年成立车队之前就已经在货运市场摸爬滚打17年之久,也因此对于车队的长久经营,他总是能抓到问题的本质。
“定位要准,这是车队长久发展的基本支撑”,崔满超认为,这里的“定位”不仅是对车队从事细分行业的选择,更是在车队运营过程中对关键动态节点的适时把握。
“超磊车队运营的一直都很不错,货源比较稳定。不过过程中我们也曾出现过一些判断失误。比如车队里燃气车很少,这是由于我们之前错失了燃气降价周期的红利”,崔满超认为这属于车队发展过程中节点把控上的一个失误。
但很快,超磊车队就把这次“失误”的损失降至最低。“2023年我们的卸货地‘小天钢’开始对进厂车辆提出新能源化要求,超磊车队快速做出反应”,崔满超表示,2023年11月,超磊车队开始陆续增加电动重卡。
截至目前,超磊车队在运营车辆已有60余台,其中传统柴油重卡20多台、燃气重卡10台,电动重卡也已经达到20多台,超磊车队就此开启了电动化转型之路。由于积极快速响应,超磊车队也成为汉沽当地较早运营电动重卡的车队之一,享受到先期电卡进厂(进港)不受限、不排队等运营红利。
唐山汉沽管理区超磊货物运输有限公司负责人崔满超
选择适用车辆,是车队长久发展的关键支撑
20多台电动重卡是超磊车队盈利的中心源泉,一是由于线路固定、货源稳定,二是由于车辆使用经济性。
这批电动重卡承担了分别从天津港、曹妃甸两个装货地拉外矿,到天津“小天钢”卸货地的货物运输,崔满超直言,“上电车前也在顾虑运营趟数,毕竟需要充电补能,但目前看来运营效率还可以”。他向商车邦介绍,这批电卡运营的单边距离在50-60公里,以前油车是每天5-6趟,现在电车是4-5趟。“上下相差也就1趟”。
在挑选这批电动重卡时,崔满超先后选择了三个品牌。而他的用车标准主要锁定在了电耗低、故障率低、自重低的“三低”要求,“车辆运营经济性,是车队长久发展的关键支撑”。除了“三低”要求外,他还特别对整车舒适度和金融方案有较高要求。他认为,车队选车并不是单纯选车,当地经销商提供的车后服务、包括金融方案对他也同样重要。
“前两个电卡品牌是整车购买,资金压力较大。第三个引入的电卡品牌是欧曼智蓝,是在综合考虑电耗、故障率、自重、舒适度和金融方案最优、性价比最高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崔满超介绍,这批欧曼智蓝星翼400度双电机产品通过车电分离模式购买,仅单车购车价格就比前两个品牌低20多万元,而这大幅降低了车队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由于使用的经济性,这批电卡运营成本较油车直接减半。
据崔满超介绍,这批欧曼电卡今年2月份购入,现在运营已满2个月,“每月运营1.2万-1.5万公里,双电机尤其不错,既能保障充沛的动力性还能满足电耗的经济性。充电速度也快,从20%、30%到70%、80%只要半小时,可以实现高效运营,还能灵活利用谷平电价充电,我们尽量避免在峰值电价充电”。
作为身经百炼的货运人,崔满超认为,货源与司机的稳定性同样是关系车队稳定运营和盈利的关键,“驾驶员好多都是跟着我一起干了5年、8年的老司机,他们对路况、货物、车辆驾驶技巧熟练性更胜一筹,他们驾驶的电卡运营经济性也更好一些”。
对于未来车队的发展,崔满超认为,货源、司机、运营的重要性缺一不可,“未来新能源重卡的占比会越来越大,超磊车队也会携手驾驶员共同努力,用高质量的服务水准回馈客户需求”。
我要评论
登录 后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