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电动重卡补能的主流趋势充电还是换电,这个问题一直是业界探讨的焦点。近期,商车邦对多座换电站的实际运营现状进行了走访调查通过以下案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改进建议

image.png 

A换电站,目前处于闲置状态

案例1,A换电站。没有值班人员,相关的指示灯也没有正常开启,表明整个换电站处于闲置状态。透过缝隙看到电池的充电区域,只有2块备用电池。商车邦在此蹲守了两个小时,没有看见一辆电动重卡来此换电。

image.png 

B换电站,目前处于闲置状态

    案例2,某高速公路的两侧服务区,建设了两座换电站,目前都处于闲置状态。管理人员打开大门允许进入,通过缝隙可以看到电池的充电区域没有备用电池。据管理人员介绍,这是一个换电重卡示范运营项目,其目的是建立两座大城市(相距400公里)之间的电动重卡高效运输,该换电站建设在两座城市的中间位置。当时的规划是:某物流公司采购40台换电重卡,承接两座大城市之间的物流运输任务;某换电站投资方,在高速公路两侧的服务区租赁土地,投资建设两座换电站。

然而,换电站建设完毕之后,物流公司没有承接到足够的运输任务,只采购几台换电重卡之后就放弃了这个项目。最终导致这两座换电站处于闲置状态,目前已经闲置了一年半。这两座换电站是按照282kWh的电池进行设计,然而282kWh的电动重卡基本被物流市场淘汰,这就意味着该换电站后期如果继续运营,就需要投资改建升级。

image.png 

C换电站采用集装箱模块化设计,目前处于正常运营状态

案例3,某水泥厂的运输公司实施“油改电”,向某电动重卡企业采购了50台换电重卡,为附近水泥搅拌站运输水泥,单程100公里,一天跑1—2趟。电动重卡企业与某换电站投资方合作,为这个项目建设了一座换电站。目前换电站处于正常运营状态,单日最高峰能换电1万kWh左右。控制面板显示:允许充电最大总功率为2240kW,目前备用电池为7块,充电截止为SOC96%,当月换电1029次(当时还没有到月底),当日充电次数86次,昨日换电50次。商车邦认为:这座换电站正常运营的关键是运力稳定。

这座换电站为集装箱模块化设计,采用上下两个集装箱布置,只需要在地面上打12个基桩,然后用吊车进行吊装即可。

image.png 

D充电站,目前处于满负荷运营阶段

案例4,某电动重卡企业积极拓展电动重卡的生态业务,建立了自己控股的物流公司,在全国各地承接砂石料、煤炭的运输任务。同时,物流公司还开展了样车试用、租赁、以租代售等服务,最终促进电动重卡的销售。例如:客户有意向购买电动重卡,那么物流公司立即抽调2—3台车辆(有牌照、有保险)为其开展样车试用,在实际道路上跑运输,便于客户全面了解电动重卡的各项性能;如果该客户货源不稳定,物流公司提供租赁服务,最短租期可为1个月;如果该客户资金不足,则采用“车电分离”方式采购无动力底盘,物流公司提供电池租赁和换电服务;如果客户征信有问题,不能办理商业贷款,物流公司提供以租代售服务,在租赁三年之后将车辆产权转给对方;如果客户中途违约退车,物流公司依然可以将车辆投入运输业务,不会造成车辆闲置的损失。

该物流企业和某换电站投资方共同建设了两座换电站,可满足80辆换电重卡的日常运营,未来还能够给周边客户提供换电服务。根据该物流企业负责人反馈:换电站与供电公司进行了战略合作,夜间充电的价格可以降到0.3元/kWh,换电站的策略是“夜晚充、白天用”,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image.png 

E换电站是一座底部换电站

案例5,E换电站是一座底部换电站,根据商车邦观察,平均每半个小时有一辆电动重卡来换电,换电时间大致在6分钟。据了解,目前投入的车辆大致在30台,单程运输距离在150公里左右,每天跑1—2趟。

商车邦对多座换电站走访之后发现:换电站最大的短板是“1对1定向服务”,不能面向其他车辆提供换电服务。相当于物流公司和换电站进行了战略捆绑,一旦物流公司货源不稳定,或者物流公司更换新型车辆,换电站就要面临亏损或闲置。

商车邦认为:造成换电站运营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是以下两点。

第一,换电站跟不上电动重卡的发展速度。目前电动重卡的迭代速度非常快,在2023年282kWh是主流,2024年350kWh是主流,2025年400、423kWh是主流,预计到2026年600kWh就将成为主流。相比之下,换电站已经被电池硬件捆绑,升级成本非常高。目前很多换电站的电池依然是282kWh为主,按照电池电量使用SOC95%—20%、每公里平均电耗1.4kWh,则换电重卡只能跑150公里,辐射半径仅为75公里,已经无法满足砂石料、煤炭运输的使用场景需求。这就是造成A、B换电站长期闲置的重要原因。如果换电站要将282kWh升级到350kWh,则很多硬件设备都要更换,升级成本相当于建设成本的40%左右。假设再过2年,换电重卡以底部换电为主,则该换电站只能整体拆除投资重建。

第二,换电站只是内部运营,不能为其他车辆提供服务,限制了换电站的收入来源。电池是电动重卡价值最高的零部件,电池的残值与放电次数、使用年限强相关。如果其他车辆来换电,如何保证电池资产的正常流通成为最大难点。目前宁德时代正在推广换电电池的标准化,这对换电站的规划和建设非常重要。

商车邦认为,换电站要跟上电动重卡的迭代速度,在规划时就要充分考虑未来技术升级,能够满足多种车型、多种电池的换电需求。另外,换电业务要从“小循环”转向“大循环”,必须打破“1对1定向服务”的捆绑方式,换电站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