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西最早推动电动重卡应用的市场,长治电动重卡经历了快速切入、高速渗透,目前进入到稳定发展的市场阶段。在这一市场演变过程中,长治电动重卡市场与众多资源型城市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基于其自身地理位置、市场容量而具有的独特之处。那么,长治的电动重卡市场现状是怎样的?又呈现出哪些新的发展趋势?商车邦团队近期走访了这一市场。

图片2.png

电动化转型驱动因素及过程

作为山西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长治的煤化工产业规模位列全省第一,也是支撑其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化工安全的重要支柱。长治拥有多家发电厂、大型焦化厂、钢铁厂,以及众多大型洗煤厂,火车站台也是矿场到港口的重要中转枢纽。基于此资源禀赋,围绕长治及周边的大宗资源运输产业发达。随着“双碳”战略及绿色发展推进,长治同唐山一样,成为重卡新能源转型的重点城市。

    2022年,长治的渣土车市场率先开启新能源转型;2023年1月1日,当地两家大型煤矿率先下文要求清洁化运输,长治的重卡牵引车也正式拉开电动化转型帷幕。

煤炭、钢铁、砂石料是长治电动重卡主要运输货物,其中煤炭占80%以上。目前针对清洁化运输比例,较多煤矿要求是80%,部分煤矿已经实现100%;以长钢为首的钢铁厂比例也在80%。目前长治清洁化运输比例要求还在逐步上升,最终将达成100%。

商车邦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围绕长治当地服务的常态运力中,70%-80%已经完成电动化替代,尤其是从煤矿到电厂的倒短运输车队基本已经全部电动化,剩余20%-30%的市场目前以燃气重卡为主。2023年,长治新能源重卡销量1100余台,2024年翻番至2300余台,2025年截至8月上牌完成1100台左右。目前长治纯电动重卡保有量已经达到4000台规模。依托资源禀赋+政策推动,长治重卡市场快速完成电动化转型。

微信图片_20250928161443_414_5.jpg

线路及补能基本情况

目前,电动重卡最适用于线路固定、货物固定、补能完善的运输场景。长治目前形成的一纵一横主干线基本满足以上特点。东西向的青兰线贯通临汾、长治到河北邯郸方向;南北向的207国道从晋中到长治武乡到晋城高平、泽州,连通河南。围绕主干线的是众多分支路线,连通各个煤矿。

补能企业在这两条主干线上已能提供相对完善服务。目前长治市场仍以充电为主,但换电大有后起直追之势。

在换电补能方面,长治市场较山西其他市场设施更为完善,约有16座换电站已经在主要干线布局。长治范围内倒短、青兰线以及从长治到沁源、临汾、河北永年、武安的充换电布局,已能支持电动重卡运营;向武安和吕梁东西两方向的干线也已经完成充换电布局。

充电补能设施也非常完善,以309国道部分路段为例,到黎城路段附近就有几十个充电站,站点密集。

由于高度的场景适配,长治补能市场内卷严重,充电服务费普遍在0.2元及以下,部分充电站对外收取的服务费只有0.15元,偏远地点只有0.1元,在此基础上还会免费为司机提供三餐,则回本周期至少要等到3年以后,这是主要痛点。换电服务费也卷到0.2-0.25元左右,回本周期同样后推1-2年。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内卷的补能市场对于当地用户而言,也意味着补能服务的完善、成熟。

微信图片_20250928161547_415_5.jpg

市场新痛点与新需求

像其他市场一样,长治大宗运输车队业务保有量也在下滑,由此导致低价竞争,长治市场已经由“电车与油车”之间竞争,转变为“电车卷电车”,并且运价基准已经是电车运价。在货量与运价相对低位期间,电动重卡车队用户尤其注重补能经济性,能否更多利用谷电补能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车队运营线路选择。商车邦调研信息显示,在车队每月的充电总量中,谷段电平均占到60%-80%,以此来控制成本。

长治的用户市场仍以散户挂靠为主,自持50台以上的大车队只有十多家。散户为主的用户构成尤其对价格高度敏感。比如,调研信息显示,虽然当地用户在补能方式上以充电补能为主,但在购买方式上却以车电分离模式居多,就是为了降低初始购车成本。在走访中商车邦了解到,车电分离方式居多其实不单反馈出用户端对购车价格的敏感,还包括对未来经营风险不确定性的担忧,比如持续下调的电池租金、电池产品的迭代升级,以及对车队未来经营不测的风险把控等,这些因素都成为现在车队考量的关键点;此外,租赁电池的模式能够更大限度帮用户避免维修成本,省钱、省时、省心,也是用户需求的一点变化。

聚焦到用户痛点上,电动重卡“亏吨”问题、运费下降问题仍是主要痛点,直接导致车队利润摊薄。用户对价格的敏感不仅局限在初始购车成本上,比如在电动重卡以及电池、充换电设备产品技术不断进步升级的背景下,用户不在看重电池品牌和电耗,而是更注重全面运营经济性的考量,如电池价格、电池租金、电费、服务费、补能快慢对运营效率的影响,亏吨对趟次盈利的影响,从而进行综合考量、评判。在此基础上,“便宜”“省钱”是第一诉求。

图片5.png

长期发展走势判断

长治市内倒短市场竞争激烈,很多车队逐渐向河北、河南拓展线路。基于独特的地理位置,长治向河北、河南方向是典型的“重下空上”场景,电卡效益明显,一定程度提振用户向更远运距拓展的信心。从目前市场信息判断,长治煤炭向山东省内及河北唐山方向运输较多,商车邦认为这条长距离干线随着补能设施的打通,将来具备全部电动化的潜力。以唐山津西钢铁和吕梁之间的焦炭运输为例,日运量可达3000-5000吨,目前全部是油车运营,但工厂已经提出绿色化运输要求。可以预见,唐山与长治两地的煤、焦运输干线具备快速电动化转型的潜力和需求。

从电动重卡增量市场来看,2024年长治电动重卡较2023年实现了翻番增长,2025年增长略放缓但长期看好。理由是经过3年的市场发展,长治矿区——洗煤厂——电厂等短途高频运输线路已经完成大规模电动化替代,但仍有继续替代空间;与此同时,依托资源型经济结构、政策强力推动和基础设施快速配套,长治电动重卡市场具备持续增长的潜力,一方面是向长途干线拓展,另一方面作为推广示范城市,长治向周边城市的区域辐射与集群效应也会继续带来更多市场增量。

综上,目前长治电动重卡市场正处于从倒短向中长途干线拓展的关键阶段。随着用户对长距离运输经济性的探索,充换电基础设施在干线道路的进一步覆盖,以及车辆续航里程的提升,运距延伸将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将带动长治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和产业升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