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E启蓝途 创享未来”一汽解放新能源战略发布暨新能源事业部成立大会在长春召开,中国一汽总经理助理,一汽解放董事长、党委书记胡汉杰发布“15333”重要新能源战略,提出要在2030年前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全球领先,全面展示了一汽解放积极践行“双碳”战略,推动新能源商用车持续领航的雄心壮志。“15333”战略能否真正解决用户使用新能源车的痛点?一汽解放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根基又是什么?商车邦将为您逐一解读。

image.png

战略出发点是要解决新能源用户痛点

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领域,其核心问题是如何降低新能源用户的购车成本、使用成本,让用户真正实现用车无忧。对此,一汽解放“15333”战略做了哪些考量呢?

一汽解放首先考虑到商用车在不同场景的使用需要,在新能源战略上同时推进三条技术路线,来满足多元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让不同技术路线应用在合适的使用场景和合适的用户身上,从而给用户提供最具成本化的解决方案。

在目前比较主流的中短途纯电动技术路线上,一汽解放新能源战略同时结合了换电技术和充电两种模式,可以为用户提供无电池底盘,通过车电分离、给电池助力等方案,不仅让用户前期购置成本得以降低,更是解决了用户的后顾之忧,从而有效解决用户的成本痛点。

在未来长途领域的氢燃料电池路线上,解放对于用户非常关注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以及耗氢量方面下足了功夫。该技术路线的成本主要来自于燃料电池的电堆上面,解放通过仿真计算等技术,来优化结构,减少材料用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解放拥有独特的自主控制技术,不仅可以从电堆端降低制造成本,还可以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车辆的耗氢量,让车辆的效率更高,使用过程中的运营成本更低。一汽解放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季一志表示:“随着各种场景下相应的氢燃料整车开发出来,规模效应就会显现,解放会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实惠。”

据悉,解放“15333”战略不仅通过不同技术路线来解决用户各场景的应用难题,在用户“选、购、用、管、修、换”TCO全生命周期上,更是利用其创新的商业模式,通过提供车电分离、整车租赁、运力承接、二手车及电池回收等解放独有的专属服务,全方位地解决用户购买和使用新能源车的痛点。

”乘商结合“,加速引领

目前,一汽解放已经成为传统重中卡领域的行业领跑者,不仅如此,在新能源领域开始发展的短短时间内已经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布局,陆续推出了从轻型城市物流到中型专用,再到重型牵引、自卸、城市公交等全谱系的141余款车型。那么,一汽解放如何在新能源领域实现如此迅猛的换道超车呢? 

要成为新能源车领先者,一方面解放正在通过强强联合来快速解决”有“的问题。通过与动力电池核心的头部企业,尤其是涉足新能源电池较早的相关企业实现深度合作,从电芯开始,一直到完整的动力电池产品,系统解决新能源商用车最核心的电池问题,实现快速做强做大。

另一方面,解放更要解决“好”的问题。解放在商用车领域深耕多年,对于工况、细分市场等各方面的特殊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在这方面也有着其自己深远的战略布局。解放目前已经完成了自主换电系统的开发,正在解决乘用车换电还未解决的标准化问题,对于不同规格电池的接口、尺寸,解放正在协同整个行业建立换电技术的统一标准,解决社会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在引领行业标准化方面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

不光是汽车行业头部企业之间的合作,也不仅局限于产品与技术层面之上的提升,解放在新能源领域领跑的核心在于战略体系能力。

体系才是核心能力

根据一汽解放“15333”新能源战略目标:“2025年、2030年、2035年,一汽解放新能源整车销量要力争达到12万辆、32万辆和50万辆,分别占到总销量的20%、50%和70%。”其在传统车和新能源领域将同时面对来自国内国际等不同竞争对手的挑战。

胡汉杰认为,不管是传统车还是新能源商用车,从国内商用车行业以及全球市场竞争格局来看,解放要进入国际市场就必须直面与跨国商用车企的竞争,这种竞争既是产品层面的竞争,更是企业体系能力的竞争。

image.png

据胡汉杰介绍,在最近几年,解放启动了一系列体系能力提升计划。比如通过与华为展开更加长远、深度的战略合作,引入华为先进的全球管理经验,解放的流程再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市场洞察到产品上市,从销售线索收集到产品交付,从服务问题反馈到真正解决,三个业务流程主线都得到了全面优化与提升。

胡汉杰认为,新能源转型是解放走上“国际一流”的重大战略机遇期。随着企业体系能力的逐渐提升,解放将通过新能源转型,抓住机会走向发达国家市场。在具体实践层面,解放更是将平台影响力、投入研发、利润率、国际市场占有率这些核心指标,在“十四五”期间都进行了量化,如果能实现了这些量化指标,解放就基本上实现了国际一流、世界领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