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中国长途运输行业存在着一个怪圈,很多车队埋头苦干一整年,到了年底却发现并没有盈利,这一年的利润去哪里了?在实际运营中到底都有哪些成本在真正影响着车队的盈利?价格更低的中低端卡车和高端卡车相比,谁的盈利能力更强?对于这些疑问,近日运联研究院出品的《2022中国重卡TCO分析报告》从多个维度对TCO进行解析,并对不同场景、不同车型TCO进行对比,用实实在在的数字给出了答案。

图片1.png

如何精准把控重卡TCO

TCO是“全生命周期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的简称,梅赛德斯-奔驰卡车于2012年开始在中国进行TCO的传播和推广。虽然很多商用车企业也都在积极推动TCO的应用,但是由于TCO分析模型比较粗放,没有细化到每一个要素,更没有对每一个要素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很多细节要素没有统计在内,最终粗放的TCO统计大致会存在5%以上的误差,而目前货运行业的纯利润大致在5%以内,因此对TCO的精准把控尤为重要。

图片2.png

商车邦认为,《2022中国重卡TCO分析报告》最大的亮点就是对TCO宏观要素进行了“三个拆分、一次归集”。

第一个是把成本项进行了二次拆分,在传统的燃油、路桥、工资、维保等基础上再向下进行深层拆分和解析,共拆除22个成本项,每一个成本项都能实现量化,可衡量、可统计、可比较。

   原有的TCO模型:TCO=Ct(购车成本)+Cd(运行成本)+Cr(维护成本)+Cm(管理成本)。这四个大要素过于粗放,无法进行详细的类比,不具备大数据统计分析的要求。因此运联研究院进行二次拆分是非常必要的,细化到22项有利于后期统计和分析。

第二个拆分是按照车辆类型、能源类型、高低配置等做了成本拆分和解析,对以上三个维度再细化到4×2×2的立体矩阵,这样可以体现车辆之间的差异与TCO差异的关联性。

第三个是按照运输场景进行拆分和解析,重点研究快递、快运、大票零担、城配、冷链等五个场景,可以将场景之间的差异进行细分研究。最后对22个成本项进行归集分析,落实到里程、时间、油耗、采购、安全等五个管理要素,让管理者很容易找到自身的问题,从而进行相应的弥补和提升。

本报告提出了很多新观点,其中“TCO管理的关键不是单点成本最低,而是要抓住各项成本管理间的联动效应,有效取舍”。在本报告当中应用了大量的调研数据来论证TCO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管理者只有精准把握住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在后续的降成本当中才会真正“有的放矢”。

商车邦认为这个观点非常正确,TCO各要素之间都有密切的联动关系,往往是“此消彼长”,例如购买高性能高品质的车辆,必然会降低维修保养费用,以及维修保养所耽误的正常出勤;反之,一味降低车辆采购费用,会导致维修保养费用提升。购车成本的核心不是车辆采购成本最低,而是最优的运行适配度。车辆需要适配运行场景,达到运行成本、维护成本、购车成本三者最低。所以高购车成本,不一定代表整体成本的上升。

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是:很多物流公司采用摊派式降成本,所有的要素按照某一个比例降低,这是绝对错误的,这种行为忽略要素之间的联动关系,其后果只能是TCO会更高。

报告带来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启示

通过从“车辆差异、能源差异、配置差异”这三个主要维度进行详细解读,商车邦认为该报告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启示。

第一,车辆差异。目前国内物流车型按照货厢长度进行归类,主流为4.2m(蓝牌轻卡),6.8m(两轴中卡),9.6m(三轴或四轴重卡),13和17.5m(大半挂重卡,本报告用17.5米代表)。这四类货厢长度能够覆盖80%以上运营类卡车,其数据权威性很高。由于4.2米蓝牌轻卡主要负责城市配送,货物重量仅为1-2吨;而17.5米重卡则负责长途干线物流,货物重量高达30吨以上。随着货厢长度的增加,公里成本随之提升,但是吨公里成本却在降低,其盈利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第二,能源差异。报告对比了燃油车、新能源车、自动驾驶三类车型。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是从能源成本上降低成本,而自动驾驶是从人工成本上降低成本。目前新能源车从TCO上已经具备了竞争优势,只要后期不断提升车辆可靠性、充电换电配套设施密度、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则未来必然会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自动驾驶目前只能在封闭运营场景使用,其保有量无法做大,无法对现有的货车运营体系造成巨大冲击。而主动安全(L2级)配置可以大幅降低事故率、降低司机劳动强度,可以将两个司机变为一个司机,这方面有降成本的空间。但是对于目前很多散户和中小型物流公司而言,都是一辆车一个司机的配置,因此影响程度有限。

第三,高端车型和中低端车型对比。高端车型通常体现在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等,高端配置对于车队而言不是“浪费”,而是一种“投资”,具备出勤率高、残值高、总收益高、油耗低、维护成本低、客户总体支出低的六大特点。商车邦认为报告中的这个观点非常正确,随着物流市场对高时效性、高里程、高稳定性等高效需求的提升,高端车型的占有率会不断提升,低效的管理以及低效的车型必然会在高度市场化的环境下被淘汰。

图片3.png

例如,2022年12月,国产奔驰重卡正式上市,开启了中国重卡TCO 2.0时代。国产奔驰重卡在燃料费用单项当中,6轴49吨满载车辆,从天津到杭州1400公里的测试平均油耗为25.9升/百公里,比竞品节省3升以上,其每公里的燃料费用就能节约0.23元/公里,按照每年行驶30万计算,则可节约6.9万元。根据测算结果,在普货和快运的细分使用场景当中,国产奔驰重卡Actros在5年160万公里时,其车辆单公里成本可以降低到5.8元/公里,处于整个行业最低。

商车邦认为,在目前货运市场低迷的时期,为了将TCO成本控制到最低,物流公司可以在车辆上采用“3比2”的替换策略,用原有3台普通中低端车型,置换2台高端车型,然后通过合理排班、充分利用高端车型的高可靠性和高耐久性,在保证运营总里程一致,收入相同的情况下,通过降低人员成本、燃料成本等,最终实现更高的利润。

图片4.png

总之,《2022中国重卡TCO分析报告》作为一份难得的运力分析报告,通过专业的研究能力、广泛的资源链接、真实的一线走访,把获得的精准的、真实的运营数据,还原为客观的、有逻辑的、体系性的分析与判断,对物流车队当下及未来的运营与成本管理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启示。

图片5.png

(扫描二维码,领取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