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运价持续下探带来车队经营压力不断上升,另一方面是能源绿色转型大背景下钢铁煤炭等大宗资源企业清洁运输的必然要求,多重因素都在加速车队的电动化转型。基于环保性和良好的经济性,电动重卡在短途资源运输市场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受制于不同省市电价、补能、线路特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干线资源运输车队还并未真正享受到电动重卡红利。
近日,伴随山西临汾到山东港口800公里跨省干线充电网的贯通,一家深度服务“西煤东输”“港矿西运”的大宗商品网络货运供应链服务一体化平台正式开启大规模电动重卡运营。这家企业为什么会选择在干线运输中大规模应用电动重卡?线路试运营阶段的整体表现如何?此次电动重卡成功突破800公里干线运营又将对行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绿色、经济,物泊科技看准电动重卡干线运营大趋势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公路货运总量达418.8亿吨,其中干线货运占比78%。由于是跨地域长距离、大批量转运,干线货运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在大宗干线领域,运费持续下调、运营成本不断上升,燃油和人工成本已经超过50%,目前大宗干线市场整体利润率已不足5%。
另一方面,随着“双碳”战略推进,“西煤东输”“港矿西运”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运输战略,其运力规模巨大的同时,也是我国推进绿色低碳运输的重要领域;晋陕蒙新产煤基地更是绿色转型急先锋,相关大宗资源企业亦有80%清洁运输需求。
在绿色环保与使用经济性的双重导向下,大宗资源干线运输对使用电动重卡的需求更加迫切。
物泊科技作为一家由国内50余家钢铁原料供应、实体生产企业联合投资的大宗商品网络货运供应链服务一体化平台,在全国范围开展煤、焦、钢铁、矿等大宗散货网络货运及承运业务,并于2024年完成兖矿能源战略并购,加速布局绿色物流生态,践行"物行天下,泊惠八方"的企业使命。此次在800公里干线首次投入电动重卡跨省运营,标志着物泊科技全资子公司聚鑫物云的转型新方向。“从山西曲沃到山东济宁,是西煤东输、港矿西运的重要线路,单边日运营重卡在2000台以上,也是物泊科技众多线路中一条重要的资源运输干线。基于物泊科技平台丰富的货源和众多线路,在明确新能源重卡发展趋势后,为助力产业合作伙伴绿色运输转型,2023年年底,聚鑫物云开始投入经营电动重卡车队。目前运营的电动重卡车队规模已有150多台”,物泊科技新能源业务负责人姚佳岑在接受商车邦采访时表示,干线运营电动重卡相较于油车和气车可以发挥的空间更大,环保效益明显。
充分利用现有补能网络,单趟能耗节省1000元+
在这条800公里干线运输线路上,聚鑫物云充分利用现有的补能站点,尤其是特来电的补能站点,通过合理线路规划达到高效利用,降低了电卡车队的初始投资成本。同时,对运行路线和时间进行全流程整体规划,可以将90%的充电时段精准落在电价的谷平时段,最终可以达成一趟往返较传统油、气车节省能耗开支1000多元的经济效益,能源成本直降25%。未来,这条800公里干线上预计将投入200台电动重卡,预计将年省1000万升燃油,年减排26,800吨CO₂≈148万棵树木年固碳量。
丰富生态,干线运输电动化转型大有可为
目前,这条800公里电动重卡跨省干线充电运输线路还处于试运营阶段,一些现实问题仍不可避免,比如如何降低充电时长对运营效率的影响,还需要继续完善和升级。未来物泊科技也会引入更丰富的服务生态,比如换电站,用充换结合的补能方案来满足不同车辆、司机的运营需求。
其实相较于经济效益、运营效率,姚佳岑认为,这条干线运输线路的正式开通,其环保意义也更加突出,“无论是山西的能源改革还是山东零碳港口的打造,这条绿色运输干线的开通都是一大助力;对于行业而言,这条绿色干线的开通,也让货运市场看到了干线物流新能源化转型的可行性”。
姚佳岑认为,伴随着充换电站点布局的完善,电动重卡对传统油、气车的替代能力将更强,尤其是在运量较大的干线运输领域。而聚鑫物云也在通过探索与司机合作经营电动重卡,以及通过物泊科技TMS智能车辆管理系统为车队匹配更优货源,提升物流效率的方式来提升电卡在干线运输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物泊科技还计划建成1000台新能源重卡超级运力池,覆盖晋鲁全域干线网络,联合头部企业布局补能等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产业战略伙伴实现绿色物流转型升级。
商车邦认为,此次800公里跨省干线绿色运输线路的正式开通,以及物泊科技旗下聚鑫物云电动重卡车队的成功试运营,为电动重卡在干线物流领域的全面应用树立了典范。随着行业、产业环境的成熟和政策要求的推进,电动重卡在干线物流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或将加速到来。
我要评论
登录 后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