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流运输行业的不断内卷,市场对于新能源商用车的全场景化高效使用需求,以及降本要求越发迫切。如何有效破解当下新能源商用车的使用难题?在原有技术路线情况下,急需要有新的技术路线推出。

image.png 

近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CEO范现军就给出了答案——“醇氢电动技术路线,可以有效解决从南到北长短途续航需求,各种工况变化以及气候环境适应性等问题”。

可以实现全场景、全工况应用

据新能源商用车之家了解,当前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不足20%,尤其是近两年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期。而目前新能源商用车产品大多数都为纯电技术路线,无论是重卡、轻卡还是VAN,都局限在500公里以内的城配运输、矿山以及倒短运输,纯电技术路线的局限性也是当下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无法继续突破的主要原因所在。

而远程独创的醇氢电动技术路线,其核心优势就是可以实现全场景和全工况应用。新能源商用车之家分析认为,以甲醇为燃料的醇氢电动技术,通过搭载甲醇高效增程器和高效集成式电驱桥,以及搭载可扩展的甲醇能源箱体,可实现随时在线补电。所以无论是城市配送的高频次运输需要,还是长途城际物流运输,不管是高温、高寒以及高海拔,所有的工况下醇氢电动技术都可以满足用户的全场景使用需求。

image.png 

据了解,远程醇氢电动重卡续航可以超过1500公里,即将推出的远程醇氢电动VAN,续航可以超过750公里,而醇氢电动轻卡产品,可以轻松突破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

低成本,提供最优降本增效方案

解决了场景问题,成本就成为醇氢电动技术能否走入“千家万户”的关键因素所在。范现军认为,醇氢电动恰恰是目前市面上几种主流技术路线中经济性最好,能给用户带来最高收益的技术路线。新能源商用车之家不妨为大家算一笔经济账。

image.png 

与电动和氢燃料主流新能源技术路线牵引车进行对比,使用醇氢电动的49吨牵引车,百公里醇耗为72升左右,如果按甲醇价格2元/升左右计算,百公里运营成本为144元左右。同样是49吨的电动牵引车,百公里综合电耗为120度电左右,如果按1.2元/度电左右计算,百公里运营成本也是144元左右,但续航里程(通常200-300公里)是电动牵引车的明显短板。以目前主要为示范性运营为主的氢燃料牵引车为例,百公里消耗氢气8公斤左右,按35元/公斤气价计算,百公里能耗成本将达到280元,此外过高的整车采购价格(120万元左右)也是氢燃料牵引车的明显短板。

再与传统燃油、燃气车进行对比。传统燃油车以7元/升左右的油价,百公里30升左右的油耗计算,百公里运营成本为210元左右;传统燃气车以5元/公斤左右的气价,百公里30公斤左右的气耗计算,百公里运营成本为150元左右。而未来更为趋严的环保法规将是传统燃油、燃气车型的最大短板。

用生态圈为用户提供强有力支持

不光是能以技术为先导适用于更多场景,低成本为用户带来可以预见的高收益,市场更需要生态体系建设带来强有力的系统性支持。范现军表示,醇氢电动不光是技术路线的创新,更是能源结构和产业生态重构的创新。围绕醇氢电动技术路线,远程自身正在加快甲醇制备、加注和车辆投放的市场产业生态圈建设。

从政策面驱动环节来看,从贵州、内蒙古、新疆和天津的醇氢生态项目和产业链布局,再到近期在东北地区沈阳、哈尔滨醇氢生态和产业链项目的全面铺开,远程高效推动了以醇氢商用车推广为核心的甲醇制备、甲醇加注和甲醇车辆生产和应用的三位一体醇氢生态体系的落地生根。

image.png 

在用户更为关心的甲醇加注环节,远程已经和中石化、中石油,包括一些地方的加油站进行深度合作,目前已实际落成了600座加醇站,并且规划到2027年底落成4000座加醇站,通过这4000座醇站的建设,真正能够满足用户车辆在全场景、全工况下在全国各区域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