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4年开始,电动重卡的发展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在市场高需求及有关政策的推动下,电动重卡充换电站的布局建设也在不断加速。但重卡充换电站在建设布局必须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能实现高效运营及可持续发展。
前期充分评估建设条件
不同于乘用车,重卡充换电站的占地面积更大,这也意味着在布局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场地建设条件,保证后期可以顺利落地并高效运营。
土地是建设重卡充换电站的基础,由于重卡充换电站的面积通常在3000平方米以上,这就需要寻找地势开阔、交通便利、周边无隐患的地块。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地价是否合适,土地规划是否符合充电站建设需求。
根据商车邦之前外出走访得到的信息,地价是限制部分地区重卡充换电站建设的一大原因:例如,深圳某些地区的平均地价在3000元/平方米,建设充换电站的成本过高,导致了当地补能网络严重不足;在陕西西安,地价则会根据土地使用用途发生变化,重卡充换电企业很难和当地村委会达成一致。
而限制充换电站建设的另外一大原因就是电力供应问题。充换电站的设备功率都较大,对电网冲击也较大,因此需要配备专用变压器和高压供电线路。在电力供应不足的地区,还可能涉及与供电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这就需要重卡充换电企业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
考察周边车辆运营场景
与乘用车的充换电站的布局不同,重卡充换电站的布局需要更加精准。乘用车行驶路线分散,行驶路径与终点一般以通勤、购物、旅游为主。而电动重卡的行驶路线则较为固定,主要集中在钢厂、港口、物流园区等货运频繁的区域。商车邦在外出实际走访的过程中,发现电动重卡的用户在购车之前主要关注的就是运输路线上是否布置足够丰富的充换电站。所以,重卡充换电站应该准确对接重卡用户的补能需求,这样才能提高充换电站的使用效率。如果布局在电动重卡通行较少的区域,将会面临设备闲置、运营成本无法回收的困境。
以商车邦调研的陕西西安某换电站为例,该换电站前身为自卸车运输车队,在车队撤走后建设了该换电站,但近几个月都没有车进入该换电站进行换电,基本上处于荒废的状态。在商车邦交流沟通的近一个小时时间段内,该换电站门口没有一辆电动重卡经过。
商车邦走访的北京密云某一换电站的使用频率就非常高,该换电站位于北京密云至河北承德的砂石料运输路线上。由于砂石料点对点运输的运输特性,该路线上的电动重卡数量较多。根据商车邦与该换电站工作人员沟通了解到,该换电站一天基本可以给10台以上的电动重卡换电。
这两地换电站的不同现状对比,就很好地说明了电动重卡充换电站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明确服务对象
在明确电动重卡充换电站布局的目标场景后,还要明确充换电站的服务对象,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计算建设成本。
以西安某充电站为例,该充电站坐落在某物流公司附近,服务车辆主要为陕汽重卡对外发送的电动专用车底盘以及电动牵引车。由于运送的产品长度基本不超过9米,所以该充电站布局在了物流公司附近的停车场区域,并设置了7个充电桩,既不用租赁大片土地进行充电站建设,也方便在电动重卡充电低峰期时,服务部分电动乘用车,从而提高充电站收益。
而在北京密云的某充电站,坐落于砂石料运输专线上。由于该路线上的电动重卡都需要带挂进行充电,车辆总长在17.5米左右。该充电站就设置了一个较大的充电场地,可以使车辆轻松完成倒车、掉头等一系列操作。同时,由于该专线上的电动重卡较多,充电站共布置了15个充电桩,以满足电动重卡对于充电时效的需求,避免出现排队问题。
以上举例的两个充电站,各自都有对应的服务对象。这样的布局不仅可以满足沿途周边电动重卡用户的需求,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前期投入成本,凭借更高效的运营,早日回收成本进入盈利期。
考虑当地市场容量
重卡充换电站的布局与运营主要还是源于市场需求。不同地区的不同市场容量,其补能需求也存在差异性。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合理规划充换电站的规模,这样才能提高运营效益。
对于煤炭、钢铁、砂石料等资源型产业发达的地区来说,重卡运输需求较为旺盛,电动重卡等新能源重卡推广应用速度较快,对于充换电站的市场需求也就更大。
而在经济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的地区,电动重卡等新能源重卡的推广速度较为缓慢,需要谨慎分析当地电动重卡的市场的走势后,再确定充换电站的建设规模和布局密度。
综上所述,重卡充换电站是一项复杂且高成本投入的工程,绝非简单的“选点建站”。充换电企业应该以服务对象为框架,在充分考虑市场、土地、电力等多方面因素后再进行充换电站的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
我要评论
登录 后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