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下水电工程正式宣布开工之后,很多人认为会大量使用新能源车辆。但是商车邦在本次实地调研时发现:林芝市没有普及新能源汽车,派镇没有大功率重卡充电站,并且雅下水电工程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内,缺乏宽敞、平坦的建筑用地来建设大功率重卡充电站。因此,商车邦在本文中结合实际调研信息,来探讨雅下水电工程大批量应用新能源车辆的可行性。
8×4电动重载型自卸车
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的驱动力
根据新能源车辆在全国各地推广经验,新能源车辆推广主要有两个驱动力。
1、政策驱动。包括:A,路权优惠,即新能源车辆有更高的路权,在很多区域只能新能源车辆进入,实际上是变相打压了传统能源车辆,迫使很多传统能源车辆更换为新能源车辆。例如:某城市在早晨7—9点,下午15—17点,限制传统能源车辆在城市三环以内通行。这些政策通常由行政管理部门发布。另外,某些企业以环境污染治理的理由,禁止传统能源车辆进入企业内部道路。企业内部道路不是社会道路,企业可以制订相关内部管理要求,但是会引发很多卡车司机的抱怨和抵制。
截至2023年9月数据,林芝市的常住人口为23.89万人,分布在1个区、5个县、1个市(县级市),主要的道路是318国道、219国道和拉林高速。目前林芝市的城区没有对商用车限行。根据商车邦判断:短期内,林芝市不会出台传统能源车辆限行的政策。即使出台限行政策,也仅仅是在林芝市城区内(林芝市城区规模很小,相当于东部区域的一个县城)。另外,企业只有权利限制自己修建的内部道路,没有权利限制社会道路(国家建设、国家养护)。但是,雅下水电工程的各个施工场地之间都有大量的社会道路,显然是不可行。
藏G牌照的8×4重载型自卸车
B,资金补贴。即对购买新能源车辆的车主进行高额补贴,例如上海的电动重卡补贴政策。如果没有限定车辆使用区域,很多人会在上海拿了补贴,然后到外地去使用,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未来资金补贴的方式是运营补贴,例如:在全国多个省市,氢能车辆高速免费。
运输任务在水电建设当中没有太高技术含量,商用车是通用性、可替代性很强的运输车辆,是最基本的“工具”。作为业主单位和总承包方,重点关注货物能否准时、高效运输到目的地,不会刻意去关注车辆的能源型式。在这种情况下,雅下水电工程的业主单位和总承包方,是否会对新能源车辆进行资金补贴?
600kWh的电动自卸车
2、TCO驱动。虽然新能源车辆比同等传统能源车辆价格偏高,但是通过“油电差价”可以降低新能源车辆的运营成本,最终实现TCO占优。例如:柴油8×4重载型自卸车采购价格47万元,燃料成本高达3元/公里(重载运输);600kWh电动重卡自卸车采购价格64万元,电耗成本1.6元/公里。理论上分析,电动自卸车在行驶13万公里之后,能耗成本差价即可弥补采购差价。
藏G牌照的8×4自卸车,年行驶里程不到8万公里
虽然说倒短运输适合新能源车辆,但是超短距离的倒短运输反而不适合新能源车辆。商车邦在实地调研时发现:砂石料运输场景当中,砂石厂和混凝土搅拌站距离为20公里,车辆以40km/h速度行驶需要30分钟,但是排队装车、排队卸货、道路拥堵则要占据2个小时以上,即一个往返需要3个小时左右。一天只能跑3—4个往返,当日行驶里程为120—160公里。根据商车邦经验判断:当日行驶里程小于300公里,新能源车辆不占优势。
新能源车辆是否满足场景需求
在上一篇文章中商车邦介绍了雅下水电工程的物流体系。未来从林芝到派镇将修建长度60公里的4车道一级公路,沿着河谷修建,不会有太多的盘山道路,这一段的海拔高度为2700米左右。如果每天跑4—5个往返,每天行驶里程480—600公里,则电动重卡运营会占据优势。从派镇到希让村、墨脱的90公里派墨公路,有大量的上坡盘山道路,电动重卡在重载长距离爬坡时很容易出现电机高温限扭,只能停车降温,将会严重影响整条道路的通行。
林芝的道路有大量的长坡,不适合新能源重载车辆
相比之下,柴油重卡已经在雅下水电工程当中稳定运营。商车邦认为:雅下水电工程推广新能源车辆,必须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能一刀切,一旦新能源车辆大规模推广后无法满足使用场景,则会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展和市场口碑。
另外,广大读者非常关心的隧洞施工当中,挖掘出来的矿石如何进行运输。由于雅下水电工程需要挖掘十多条直径10米左右的隧洞,并且隧洞长度高达40公里,盾构机从两头进行挖掘。目前最高效的运输方式是皮带运输和管道运输,前方盾构机挖掘的矿石碾碎后,通过皮带轮进行远距离运输。据了解,国内最长的皮带运输高达40公里,运输效率远高于公路运输。在混凝土运输方面,可以通过多个大型混凝土泵站进行接力运输,通过管道送达隧洞浇筑区域。
新能源车辆的补能生态
电动重卡目前有快充和换电两条技术路线,雅下水电工程会如何选择。商车邦在实地调研和走访当中发现:林芝市每年下雨的时间占比高达30%左右,到了冬季通常不施工,车辆每年出勤只有160天左右。一旦遇到出勤日,司机则会尽量多跑几个往返,没有时间去中途充电。以600kWh重载型自卸车为例,车辆在重载之后的平均能耗高达2.4kWh(有大量的起步和上坡),按照SOC95%—20%计算,单次充电可行驶187公里。如果中途充一次电1.5个小时,则会减少1趟往返。商车邦判断:雅下水电工程的使用场景更适合换电,在林芝到派镇G219国道旁的宽敞平坦地带,可建设多座换电站,其占地面积远低于大功率重卡充电站,减少了对施工区域建筑用地的依赖。
另外,林芝市是否有充足的电来满足上千台的电动重卡充电需求?根据商车邦调研发现:在派镇的江对岸建设了一座110KV高压变电站,主要满足雅下水电工程的施工需求。假设1000台600kWh电动重卡在高强度运营,每天充两次电(SOC20%—95%),则需要消纳90万kWh的电量,假设每户家庭每天使用7kWh,则相当于13万户家庭的用电量。商车邦判断:目前林芝市暂时无法满足1000台电动重卡的用电需求。如果为此新建高压线路,则会大幅增加成本。
总之,雅下水电工程是否大规模使用新能源车辆,需要充分考虑TCO、使用场景等要素,还需要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整车测试。商车邦判断:在2025—2027年,雅下水电工程施工前期,不会大规模应用新能源车辆;在2028—2033年的隧洞施工期,再根据当时的道路状况、补能设施等进行判断,理论上会使用一部分新能源车辆,但是占比不会达到60%;2034—2035年的发电设备安装调试期,需要大量的大件运输车,而电动重卡无法满足大件运输的需求。
我要评论
登录 后可以评论